新聞詳情

我國風電發展過猛

日期:2024-04-29 06:34
瀏覽次數:2473
摘要: 我國風電發展過猛 難免遇** http://news.bjx.com.cn 2009-9-311:02:49 閱讀75次 關鍵詞:國家電網 風電設備 風力發電 在風電場為“跑馬圈地”忙碌,為風電入網難“糾結”之時,風電裝備製造業也開始因為無序競爭帶來的產能過剩而憂慮。 9月1日,從權威渠道獲悉,為了儘快扭轉風電裝備製造業無序競爭局麵,我國的機械製造協會等部門正在抓緊修訂風電裝備製造業相關的設備技術標準,準備實施強製性論證,以提高風電設備製造業的準入門檻,促進我國風電產業的健康規範發展。...

我國風電發展過猛 難免遇**

http://news.bjx.com.cn    2009-9-311:02:49   閱讀75次

  關鍵詞:國家電網 風電設備 風力發電 
 

在風電場為“跑馬圈地”忙碌,為風電入網難“糾結”之時,風電裝備製造業也開始因為無序競爭帶來的產能過剩而憂慮。


9月1日,從權威渠道獲悉,為了儘快扭轉風電裝備製造業無序競爭局麵,我國的機械製造協會等部門正在抓緊修訂風電裝備製造業相關的設備技術標準,準備實施強製性論證,以提高風電設備製造業的準入門檻,促進我國風電產業的健康規範發展。


一旦準入門檻提高,由上而下的風電製造業“**”也就為時不遠。


2009年300萬千瓦產能過剩


“我國的風電設備製造業目前比較混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無序競爭。”中電聯行業發展處處長遊敏擔憂地說。


從2004年的6家企業發展到2008年的70家,僅僅用了4年,這便是風電設備製造業創造的奇跡。


按照此前我國對風電發展的“十一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億千瓦左右。2008年底,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839萬千瓦,發展速度比2007年翻番。


“現在電力設備行業裡,效益比較突出的就是風電設備的生產企業。去年,很多生產電力設備的廠家紛紛上馬風電設備項目的生產線。”天威保變(行情股吧)從事市場銷售的王月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來自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電工行業所屬的21種主要產品中,其中8種產品同比增幅下降。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風力發電機組產量逆勢高速增長:2009年1~6月,同比增長達545.52%。


如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金風科技2009年季度的營業總收入為11.47億元,同比增長94.9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96億元,同比增長155.66%。


然而,“風馳電掣”行業發展奇跡背後帶來的是——產能過剩。


從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獲得了這樣一組數據:2009年上半年,我國風電設備產量達427萬千瓦,同比增長135.7%。2009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預計隻有800萬到900萬千瓦之間,而目前我國70家風電設備製造企業的前四家,產能就已達到1200萬千瓦。


“快速發展中的風電產業帶來的巨大市場預期,過低的市場準入門檻是致使風電設備製造業在短時間內‘爆發性增長’的主要原因。”遊敏說,從企業產能計算,已遠遠超過市場容量,風電製造業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我國風電機組製造企業已經達到70家左右,其中包括國有控股企業27家、民營企業23家,以及近20家中外合資或者外方獨資企業。


在金風科技的**財務官餘丹柯看來,風電設備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國內的風電企業隻要購買生產許可證和零部件,很快就可以生產出產品,門檻的確太低。”承德一家風電場的相關負責人說,“進口的設備雖然貴,但是質量好,我們用國產的風機,維修頻率大大高於進口風機維修的頻率。尤其是國產風機的齒輪箱、主軸、液壓缸等電機元件的損壞問題比較嚴重。”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風電機組的運行條件是在野外能工作20到25年不出事故。目前來看,國產的風機很難達到這個水平。


顯然,研發質量和設備質量已經成為我國風電製造商們急需提高的核心能力。


海關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風力發電機組976台,總金額超過9800萬美元。數據背後是我國風電設備製造業快而不強的現實——真正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不多,關鍵零部件基本依賴進口。這也是我國風電設備產業在上半年產量達427萬千瓦,同比135.7%的高速增長下,進口額仍近億美元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在風電製造企業的技術標準建立和產品檢測認證方麵的管理體係需要抓緊完善。”遊敏說。


據悉,國家電網公司早就呼籲由中電聯修訂相應的並網技術標準,08年中電聯已經向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申請計劃立項,但一直未批,目前正在著手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據了解,目前以歐洲風電為代表的國際風電產業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風電機組整機和零部件技術標準,以及涵蓋設計評估、質量管理體係評估、製造監督和樣機試驗等環節的認證體係,為風電設備製造和采購提供了技術**保障。


“如果風電製造企業有了明確的強製性準入門檻後,那麼將淘汰一批技術不高,實力不強的風電製造商,風電設備市場由此將麵臨新一輪的**。”遊敏說。

來自:互聯網